
五大連池風景區獨特的地質風貌——噴氣錐。 郭柏林攝

訥謨爾河漂流。 錢立文攝
□本報記者那可
黑河,一座有百余年歷史的邊境城市,獨特的區位、良好的生態和多元的文化,孕育了這里充滿歐陸風情的城市風格。
黑河,一個被譽為“中俄雙子城”的口岸之城。這里與俄羅斯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黑龍江相望,最近距離只有700米。黑河已成為我省最具吸引力的國際旅游品牌。
黑河,頤養身心的美麗田園,全市有22處A級旅游景區,其中馳名中外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五大連池風景區將火山文化與康療養生融為一體,被譽為“天然的火山博物館”。
如今的黑河,又迎來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的重要時期,一場以全域旅游思維整合旅游資源打造旅游支柱產業的新路線已悄然成型。全域旅游的發展理念和模式,帶來了旅游發展新的動能和生機。市委書記秦恩亭說,要樹立全域旅游發展理念,重新審視和謀劃全市旅游發展,要以“一江(黑龍江)一路(吉黑高速)”為兩軸,以黑河中俄邊境風情游和五大連池火山礦泉康養游為兩個基點,深度開發、綜合開發、整合串聯各地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放大整體優勢,避免零敲碎打、各自為戰,提高旅游綜合競爭力。
重現歷史品味文化黑河
不同于一般功能單一的邊貿城市,徜徉于黑河的街頭在品味城市俄歐風情的同時,時常能觸摸到歷史流淌的痕跡。過去以璦琿歷史陳列館、黑河知青博物館、旅俄華僑紀念館、孫縣日本侵華罪證陳列館著稱的四大黑河歷史場館,已經為這座歷史名城贏得了無數美譽。而較真的黑河人在發掘歷史文化旅游資源領域仍“不依不饒”。
秋季黑河天氣已略略透露著北疆的“嚴酷”,但在這濃濃秋意中,記者卻總能感受到黑河帶給人的一次次充滿熱度的驚喜。坐落于璦琿鎮黑龍江畔的原“璦琿海關”舊址,于今年年初最大程度恢復歷史原貌翻修成為“璦琿海關歷史陳列館”正式對外開放。記者看到陳列中珍貴的歷史照片、檔案資料,仿佛回到一百多年前繁華一時又命途多舛的璦琿城,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這里濃縮的歷史精華帶給人無盡的思考。
黑河市城市規劃體驗館,位于黑河市區西部的老熱電廠原址,屬于市區現存的老建筑之一,是黑河突出打造的集藝術創作、人文體驗、城市回顧、全方位展示為一體的綜合性展館。在這里游覽的概念被進一步延伸,歷史與當代,城市與區域都可以是目的地。以模型廳、藝術長廊、4D影院及各階段規劃展示廳等十大展廳為載體,通過故事、建設、專題為軸線展現了不斷發展進步的黑河。黑河市城市規劃體驗館建筑設計及室內布展裝飾曾獲得“2013中國室內設計年度評選金堂獎”、“黑龍江省2012年度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等多個知名獎項。在這里歷史與現代銜接,古老與文明輝映,城市的記憶再一次定格在參觀者心靈的底片上,探索新舊建筑的和諧共生之道的尋訪者,也能夠找到最貼切的答案。
山水之間感受景觀群落
從黑河市出發,沿黑龍江東南,行不多遠便有景色別致的村落,散落在遼闊的黑龍江畔。記者在璦琿鎮外三道溝村駐足,大學生村官王全,立刻生動介紹起來,這里被譽為“中國北疆知青第一村”當年村子里住進了88個知青,其中絕大多數來自上海。上世紀90年代末知青不斷返回這里敘舊,修建知青路,捐贈教學設備,謀劃村經濟發展。自那以后村民開起了各色知青旅館。而2014年黑河地區第一家村民自籌建立的村史館——外三道溝村史館開門納客。沿村里的知青路走到盡頭,便是遼闊的黑龍江,在這里省作家協會創建了“璦琿創作基地”,寄希望大江美景能夠為作家們的文思增光添彩。王全介紹說,外三道溝村只是一個縮影,從黑河市到璦琿鎮,四道溝村是俄羅斯族聚居區,俄羅斯風情園正在建設中。二道溝村是滿族特色村,頭道溝村則是達斡爾族特色村。小小的村落各具特色,但卻生動地展示著黑河地區血脈相連的北方民族共同締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游客們通常去璦琿鎮參觀場館在這里沉醉自然、享受美食。僅僅黑河市與璦琿鎮之間,景點密布的“群落”效應已經顯現。
由黑河向南,來到五大連池市,在五大連池市主城區以北,訥謨爾河北岸,總面積約4平方公里的濱水新城正蓬勃崛起。來自北安的投資者李海晨,告訴記者,近幾年在省內旅游的經歷讓他萌生了投資旅游業的濃厚興趣。李海晨說僅在哈爾濱周邊他就考察了30多個水上樂園、溫泉、生態園林。這次看好了五大連池的發展前景,要在這里建全省最大的水上項目,經營面積達4.8萬平方米,日均接待能力萬人以上,目前僅資金投入就達到上億元,預計明年建成投用。距離李海晨項目不遠處,坐落著已經開門納客的高老莊生態園,經營者高樂文和其他兩位股東都是五大連池市做多年經營實體經濟的小老板。高樂文說目前這里可以提供農家樂餐飲、垂釣、園藝等夏季娛樂項目,現在還要繼續加大資金投入開發冬季項目。高樂文說整個黑河地區都在推進全域旅游,以“旅游立市”的五大連池必將迎來新的契機。
全域旅游提高行業綜合競爭力
在黑河旅游界,人人都在熱議全域旅游。到底如何解讀全域旅游呢?
五大連池市委副書記何大為介紹說,根據國際經濟發展規律,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時,就會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經濟。2015年,我國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全民休閑時代已經來臨。而根據國家旅游局的報告,在國內出游方式上,自助游超過85%,自駕游超過60%,游客出游不再像以前那樣,由旅行社指定和安排怎么走、怎么游,而是自己決定吃什么、住什么、買什么、玩什么。早已經跳出了過去單一景區景點的局限。一個區域旅游經濟的發展,已不單單取決于旅行社、酒店、景區等條件,而由整個區域的綜合環境所決定。這就給旅游產業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大力發展全域旅游。
鑒于此,今年7月29日,五大連池市同五大連池風景區、五大連池農場、沾河林業局在黑河市推進全域旅游發展暨五大連池市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動員大會上率先結成“五大連池區域旅游聯盟”,確立了資源共享、品牌共創、產業共興、利益共贏的原則,在旅游營銷、產品整體開發利用、提升公共服務等方面協力推進旅游產業全域聯動,通過強強聯合、“旅游+”模式,形成旅游經濟一體化格局。近年來,僅五大連池市借全域旅游的東風,打造“礦泉旅游名城、休閑養生之都”,新建了龍鎮紅燈記廣場,建設了以抗聯第三路軍、紅燈記等為主題的6組街景雕塑,山口湖風景區晉升為國家AAAA級景區,青山公園獲批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成功舉辦“首屆世界三大冷礦泉水資源國際論壇”,知名度進一步提升。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