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黃瑞 趙楚 黃蕾瑾
11月4日至5日,記者跟隨網絡媒體網絡名人感知“中國天眼”靜旅游體驗式采訪活動團,進入到“中國天眼”FAST核心區域,體驗了一場特殊的“靜默”之旅。在這兩天時間里,記者遠離一切電子設備,“天眼”下就餐、露營,完全下線,完全“靜默”。
根據有關規定,為確保射電望遠鏡工作中不受干擾,以FAST臺址為圓心,半徑5公里的區域為核心區,自11月1日起,永久關停FAST電磁波寧靜區核心區內公眾移動通信基站,成為永久的“靜默區”。
今年9月25日,被稱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在貴州平塘大窩凼落成啟用。FAST正式啟用以后,其所在地也逐漸成為越來越多游客的目的地。根據媒體報道,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FAST景區便迎來了上萬游客。
對于科研與旅游結合的創新探索,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總工藝師王啟明表示,FAST的正常運作與游客來訪并不沖突,這需要游客嚴格遵守規定,將手機、相機等電子設備寄存至“靜默區”外。“FAST對環境要求非常嚴格,如果旅游對科研有影響,我們也會和地方溝通解決。”
“為地方的旅游業做些貢獻,也是值得探索的。”王啟明認為,地方發展旅游也對科研環境有促進作用。“路從以前的縣道、省道變成了高速,縮短了路程上所花的時間,修建了很多賓館,包括在這里生活和居住,都帶來了很大的變化。”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射電天文技術實驗室主任、FAST工程副經理彭勃認為“靜默旅游”是新的一種體驗,不能用數碼相機就用機械相機,也是一種回到過去。
然而,FAST并不是第一個將旅游與科研相結合的地方。位于美國波多黎各島山谷的阿雷西博望遠鏡,在1963年,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單面口徑射電望遠鏡,而這座射電望遠鏡的建成,也為當地帶來了旅游的發展。王啟明說:“它的旅游是規定的接待日,平時不接待的。這里建設了觀景臺,我們的創新還是要比他們要開放多了。”(完)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