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期間,成都市接待境內外游客1193.3萬人次,同比增長3%;實現旅游收入129.8億元,同比增長23.1%。昨日,市旅游局公布《成都市2016年“十一”國慶黃金周旅游經濟運行分析報告》。《報告》顯示,游客停留時間的增加以及節日活動的豐富,都促使了游客消費的增長。值得關注的是,黃金周期間,游客人均消費首破千元,達1087.8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5%。
游客接待量寬窄巷子第一
據統計,國慶期間成都市70余個主要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651.8萬人次,同比增長9.0%,占接待游客總人數的54.6%;實現門票總收入9476萬元,同比增長15.1%。具體來看,游客接待量排名前七的景區分別是:寬窄巷子64.69萬人次、平樂古鎮63.28萬人次、安仁古鎮56.79萬人次、黃龍(微博)溪古鎮49.7萬人次、三圣花鄉48.1萬人次、都江堰(微博)-青城山(微博)45.7萬人次、洛帶古鎮41.3萬人次。
為了讓游客滿意而歸,成都市各大景區可謂煞費苦心。寬窄巷子采用其自營網絡平臺“寬窄云”實現導流5.44萬人次,成功將大量線下人流引入自營網絡平臺,方便游客體驗的同時又推動了商業模式升級,提升了寬窄巷子“成都名片”的美譽度。
同時《報告》提出,為提高旅游深度,成都市將鼓勵重要景區景點全面運用VR技術、可穿戴技術、全息影像技術等高新技術,增強游客互動體驗和快樂感受,實現游客與景區“動靜結合”的目的,讓游客從“參觀者”角色轉換成“參與者”。
過夜游客達355.2萬人次
過夜游客數量是旅游經濟中的一項重要指標。黃金周期間,成都市過夜游客達355.2萬人次,同比增長3.4%;一日游游客838.1萬人次,同比增長2.8%。
過夜游客的增加帶來的是對消費的拉動。《報告》指出,游客停留時間的增加以及節日活動的豐富,都促使了游客消費的增長。據統計,黃金周期間,成都市實現旅游總收入129.8億元,同比增長23.1%;游客人均消費1087.8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5%。其中,過夜游客人均消費802.2元/天,比去年同期上升6.7%;一日游游客人均消費358.9元/天,比去年同期上升15.5%。
就游客花費構成比例來看,游客消費最大的支出是交通費用,其次是住宿,兩項占比共48%。對此《報告》指出,游客花費構成比例與去年同期沒有太大變化,成都正在打造國家中心城市,是未來的購物天堂,旅游是拉動消費的重要產業,因此應大力促進提升游客購物消費,豐富旅游文化娛樂消費。
另外,對于正在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成都來說,入境游是檢驗旅游的“試金石”。《報告》顯示,旅行社業務與去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增長,出入境游客數量均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據統計,黃金周期間,全市旅行社接團11351個,同比增長19.4%;接待游客26.1萬人次,同比增長20.3%。其中,接待外國游客25666人次,同比增長9.4%;出境游客34191人次,同比增長21.9%。旅行社營業總收入8.9億元,同比增長16.0%;其中外匯收入1164.6萬美元,同比增長5.4%。本報記者 程怡欣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