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吸引中國游客“買買買”這群“老外”費盡了心思
在9月26日舉行的第二十二屆世界航線發展大會世界旅游高峰論壇上,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執行理事祝善忠給出一組數據:2015年,全球國際旅客數量為11.86億人次,其中中國出境游客數量達到1.28億人次,較前年增長10%,進入全球出境游的“第一陣營”。
如何分享中國旅游市場的發展機遇?如何吸引更多中國游客到境外旅游消費?當天的論壇中,盡管核心議題為“航空和旅游的合作關系”,但討論焦點卻始終落腳在“中國游客”與“中國旅游市場”的話題上。
□本報記者 陳碧紅
中國旅游業興盛
將成世界最大旅游業經濟體
“當倫敦還在糾結是否要在30年的時間里建設另外一條跑道時,中國已在過去5年新建了55個機場。”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會負責人大衛·史考斯爾,一語道破中國旅游業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
史考斯爾給出的數據表明,僅過去3年間,中國在旅游業的相關投資就超過7230億美金,包括鐵路、高速公路、水路、機場等。加之中國政府在旅游業領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舉措,極大刺激了旅游業發展。“預計到2019年,中國旅游者的消費能力將達到2640億美金,很快就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業經濟體。”
這個觀點與祝善忠不謀而合。“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旅游業經濟體,也是世界上第四大國際游客目的國。”在他看來,中國旅游業的興盛,與其排名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場的地位密不可分。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國際航線開通,加速促進了更多中國消費者到境外旅游消費;另一方面,中國日漸完善的基礎設施條件和優質旅游資源,也不斷吸引國外游客到中國旅游。
中國市場早已成為世界各個國家競相爭搶的“香餑餑”。澳大利亞旅游局常務董事約翰·奧沙利文表示,過去幾年間,澳大利亞財政收入增長30%,這與中國旅游消費者的強勁帶動不無關系。“下一步,我們還將開通更多航線,迎接更多中國游客到來。”
迎合中國消費者口味
銀聯卡、懂中文樣樣不可少
如何才能引起中國游客的興趣?如何才能讓中國游客玩得更久?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能吸引更多中國游客入境旅游。
牙買加旅游部部長埃德蒙·巴特利特向有經驗的在場嘉賓們“求教”。在埃德蒙看來,盡管牙買加國土面積不大,但具有獨特的旅游資源。
對于如何開辟一個全新的中國境外旅游目的地,德國的中國出境游研究所主任沃爾夫岡·奧爾特給出建議:在加快開通國際直達航班線路的基礎上,針對中國游客的喜好開發游輪等旅游產品。同時還應細分中國游客市場,比如結合文化、健康、醫療、音樂、美食、潛水等不同類別,推出類型多樣的旅游項目。“和歐洲游客不同,中國游客的旅游時間比較受限,一般7-12天的旅游產品最為合適。”已經十分熟悉中國旅游消費者特性的奧沙利文進一步補充,尤其是針對中國國慶節和春節等節日長假,還可以開發更加多元化的旅游產品。
然而,無論開發什么樣的旅游產品,在中國商務集團首席運營官吳亞當看來都需要更加迎合中國消費者的口味:比如提供中文服務、開通銀聯卡、在酒店提供中國菜,甚至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平臺進行交流。“一句話,要按照符合中國消費者的習慣,來開發針對中國游客的獨特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