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里約奧運緣何遭遇“賣票難”
造成里約熱內盧奧運會“賣票難”的原因,并非是本屆奧運會預期的精彩度不如上屆倫敦奧運會,而更多地是與巴西國家和政府的環境、外圍因素有關。
離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會開幕已經不到30天了,據報道,里約奧運會門票銷售出現“賣票難”,到現在為止,門票僅售出一半,殘奧門票出售率也創歷史新低。這一景象,與上屆倫敦奧運會形成鮮明對比:倫敦奧運會出現“買票難”,連倫敦市長都稱其家人未買到票——倫敦奧運創造了奧運史上最高的門票收入。
造成“賣票難”的原因,并非是里約奧運預期的精彩度不如上屆,而更多地是與巴西國家和政府的環境、外圍因素有關。
首先,這一屆奧運會是自1896年雅典運動會以來,南美洲國家首次承辦此類大型體育賽事。歐美國家之所以能夠多次承辦奧運會,是因為這些國家及其政府有著豐富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經驗以及雄厚的經濟實力。舉辦奧運會除了少數幾屆憑廣告與電視轉播權出售總體贏利之外,大部分奧運會的舉辦都需要主辦國或城市“燒錢”。
巴西作為新興經濟體中的“金磚國家”曾大放異彩,但近幾年,受國內通脹、失業及國際大環境經濟低迷的影響,巴西GDP衰退不少,國家實力大受影響。這也導致了門票營銷中廣告等攻勢不強,未能吸引足夠多的海外人士前往觀光并觀看賽事。
其次,巴西近年來政局動蕩,執政聯盟分裂,總統羅塞夫被彈劾停職180天,誰來主持里約奧運會開幕還是個未知數,甚至還取消了國家總統親赴雅典采集奧運圣火這一傳統儀式。奧運圣火傳遞往往能預熱民眾的奧運參與熱情,并觸發一輪又一輪的輿論攻勢,營造出熱烈的奧運氛圍,但在巴西,這些重要的外圍輿論環境也缺失了。
第三,巴西還承受著運動場館建設拖延、籌備工作不力等壓力。7月10日是永久性運動場館完工的最后期限,雖然最后一個永久性場館自行車館趕在這一截止時間之前交付,但與倫敦在奧運之前一年就完工的進展來看,巴西只能說是勉強交付了場館。拖延的后果是這些場館已經來不及進行有效的調試,游泳館被曝出多項烏龍,均因時間太匆忙只好將錯就錯。(和靜鈞 媒體評論員)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