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東杜鵑的花蕾與眾不同,“花中花”看起來十分漂亮

↑專家展開杜鵑品種調查
全世界約1000種杜鵑中,有一種杜鵑屬會東縣獨有,但全部數量僅200余株,非常稀有。昨日(6月29日),成都商報記者從涼山州會東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和體育旅游局獲悉,近日,會東縣邀請中科院等單位的多名專家,就該縣杜鵑種群進行實地考察,確認了這一世界獨有的杜鵑品種,并將之命名為“會東杜鵑”。從物種保護角度而言,會東杜鵑花的價值與大熊貓沒有區別。目前,會東縣打算劃定專門的保護區,對這一稀有杜鵑品種進行保護。
歷時近60年
專家終于確認這一新種
近日,會東縣邀請了中國科學院植物所植物學與杜鵑花專家耿玉英等一行五人來到會東縣,就該縣杜鵑種群進行了實地考察。
科考專家組在會東縣境內調查后,最令他們欣喜的是,在某鄉鎮的一個小山溝里,發現了一種世界獨有的杜鵑品種,這種杜鵑僅產于會東縣,生在混交林和常綠闊葉林,分布在海拔2800-3200米高山上,屬灌木,高約2.5米,花期5-6月。“這些杜鵑分布在不到0.5平方公里的范圍內,經調查總數僅200余株。”昨日(6月29日),據中科院華西亞高山植物園高級工程師張超介紹,目前,在國內外,僅在會東縣發現了這一獨有杜鵑花品種,并將其命名為“會東杜鵑”。而這也是國內首次較大面積發現會東杜鵑。
據耿玉英介紹,事實上,早在1959年,會東杜鵑就引起了杜鵑花研究者的廣泛關注。但學術界的部分研究者對會東杜鵑花作為種的可靠性還是提出了異議。后來,經過有關杜鵑花研究者的野外考察和對植株名部性狀特征的查證,研究者共同認為會東杜鵑花是一個新的物種。目前,會東杜鵑這一獨有品種已經得到中國、英國等國內外研究杜鵑花的權威專家認可,被正式正名。
從物種保護角度而言
價值堪比大熊貓
張超介紹,經過調查發現,會東杜鵑野外新種苗很少,自我繁殖能力極低。他表示,如果這200余株會東杜鵑不加以保護,很可能滅絕。 據此,耿玉英及張超等多名專家認為,從物種保護角度而言,會東杜鵑花的價值與大熊貓沒有區別。“比如大熊貓在野外繁殖能力極低,大多都進行人工繁育,而會東杜鵑的野外繁殖能力也極低,兩者都有相似的地方。”另外,會東杜鵑在全國的眾多杜鵑品種中,具有與眾不同的特點,花序總狀傘形,看似一朵花,花里又能開出多朵小花,這種“花中花”看起來十分漂亮。
如何保護好會東杜鵑?為此,張超等中科院專家建議,一方面,當地政府應該劃定專門的保護區,加強保護宣傳;另一方面,重視科研,由專業科研機構建立基因庫,進行人工繁育。
昨日(6月29日),成都商報記者獲悉,會東縣政府計劃建專門的保護區,對會東杜鵑進行保護性開發,目前,會東縣相關部門正在做詳細的保護規劃。(彭家興 陳晶 江龍)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