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瘋狂的考試作弊、爬滿火車的乘客、治安狀況頻出……然而在我的眼睛和鏡頭里,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印度。
“臟亂差的美麗國度!”印度導游“寶玉”用流利的中文向我們這樣介紹印度。的確,印度街道上牛糞隨處可見,火車站里秩序混亂,由首都新德里通往旅游名城齋普爾的公路車速僅為40公里/小時,這些“臟亂差”的景象,證實了“寶玉”的開場白。
“這就是當今印度的特色。如果不是這樣,你們還會從國外來到印度旅游觀光嗎?”寶玉也這樣問我們。
印度人不僅敬牛為神,還對古代建筑等文物充滿敬畏,而且這種觀念已經深入到普通民眾心里。一座座經歷風吹日曬而破舊不堪的廟宇,即使已失去祭拜功能,也被印度人保留下來。印度人所處的“臟亂差”環境,其實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他們“懷舊”“謙恭”和“包容”的處世態度。
我覺得印度是一個色彩斑斕的國家。此行目睹了印度灑紅節——一個相當于中國春節的傳統節日。節日里每個參與的人都被涂得五顏六色,清潔女工身著“盛裝”金色沙麗掃街,齋普爾全城的建筑均以粉紅色為基調……印度人對色彩的熱愛源于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當時,很想找一個制高點拍下灑紅節的盛況,一個玩得正開心的印度男孩了解了我的想法,把玩具水槍交給同伴,頂著濕漉漉的頭發和滿是涂料的臉帶我穿過四五條巷子,最終爬上一個足以俯瞰狂歡場面的屋頂,拍下了許多照片。
印度的年輕人數量龐大、精通英語,軟件外包行業也在全球占有領先地位。印度是一個古老的國家,又是一個“年輕”的國家。東方文明的智慧同樣值得學習借鑒。中國與印度同屬文明古國,一千多年前,唐代玄奘法師就曾到印度取經,但現在兩國的民間交流似乎遠遠不夠。這是我第四次到印度,方才有了深刻的感悟。我們都應該拋開傲慢與偏見,用自己的眼睛了解真實的印度,兩個相鄰的文明古國人民間的直接交流,必將有利于東方文明的交流與發展。
(責任編輯 :歐云海)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