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長假,不少公眾將海外旅游、探親作為首選。
一個個的個體選擇匯集的龐大數字是:我國內地居民年出境總人次已快速“破億”。旅游、勞務、留學、境外投資……一個頗具規模的“海外中國”正在形成。
但是,海外的世界并不完全如想象般美好,種種難以預知的風險常常與開心愜意隨行,凡此種種,也給我國領事保護工作帶來了巨大壓力。出境游遇到問題,應該怎么辦?海外中國公民的合法權益究竟該如何保障?
一年近8萬起領事保護與協助案件的警示
這無疑是一組亮眼的數字:2015年,內地居民出境人次突破1.2億人次,中國在外勞務人員達102.7萬,在外留學人員達170.88萬,3萬家企業遍布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
這也是一組不可不知的實情:部分地區局勢動蕩,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交織,戰亂、政局變動、自然災害、傳染性疫病等多種因素都可能給身處海外的中國公民和企業帶來威脅。
外交部領事司司長郭少春介紹說,2015年,中方共妥善處置了近8萬起領事保護與協助案件,包括上百起重大領保案件,撤離戰亂和自然災害地區中國公民6000余人,安全營救遭綁架劫持人員50多名。
就在近期,領事司發布多條海外安全提醒,包括在安哥拉注意治安形勢、在美洲相關國家和地區注意防范寨卡病毒、在格魯吉亞注意防范甲型H1N1流感等。
對計劃出境的你來說,重要的是,出游前要盡可能地了解旅行目的地安全形勢,謹慎或避免前往安全風險高的國家和地區。同時,中國領事服務網和“領事直通車”微信公眾號都會不定期發布海外安全提醒,可以在行前查閱。
入境遣返?這些尷尬離你并不遠
據了解,目前,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系統已覆蓋全球270個駐外機構。系統熱線12308自開通以來,接聽了約12萬通電話,受理案件1.4萬起。
一位繁忙的商務“女飛人”,去緬甸出差比較緊急,打算辦理落地簽。可在飛抵緬甸后,緬方邊檢人員說,申請商務簽證需提供在緬公司邀請函以及邀請方營業執照復印件,且可以申請落地簽證的入境口岸只有仰光國際機場和曼德勒國際機場。但這位女士事先并不了解相關規定,根本沒有準備相關材料。于是緬方拒絕為她頒發簽證,她只能返回中國,不僅耽誤了工作,還要額外再支付回程的機票費用。
從12308熱線接到的求助電話來看,類似這位女士的遭遇并不鮮見。不少人因為忽視了落地簽的具體或附加條件,比如未能提供往返機票、在當地聯系人情況、本人經濟能力證明等材料而被拒之門外。
除了簽證政策,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的安全局勢、法律法規、風俗習慣等情況也是出境人員應當在出境前就充分了解的。
“近年來,領保工作的一個理念就是預防為先,預防和處置并重。”郭少春說。
外交部已推出了一些預防性領保措施:除了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的提醒發布,不少中國公民在國外旅游時,一下飛機就會收到安全提醒短信,告知當地的主要安全風險和中國駐該國使領館領事保護應急聯系電話。從2013年開始,安全提醒短信還增加了文明出游內容。
郭少春說,外交部正考慮在向出國人員發放護照時,或在機場等出境口岸,發放安全提醒手冊、領保指南,有效擴大海外安全風險防范的覆蓋面,不斷提升出國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與能力。
“更便捷”的出行,值得期待
據了解,2015年,中國護照的“含金量”繼續穩步提升。截至目前,中國與106個國家締結各類免簽協定,與38個國家達成62份簡化簽證手續協定或安排,持普通護照的中國公民免簽或落地簽目的地已達53個。
美國、加拿大相繼向中國推出有效期10年的簽證;英法德意等國也紛紛縮短審批簽證的時間。
與此同時,中國在去年同13個國家就設立領事機構或擴大領區達成協議。中國駐英國貝爾法斯特,馬來西亞哥打基納巴盧、檳城,土耳其伊茲密爾,德國杜塞爾多夫,巴基斯坦拉合爾等6個新領事機構相繼開館,擴大了領事服務的輻射范圍。
郭少春說,2016年,領事司將繼續積極推進簽證便利化工作,領事保護和服務工作也將繼續完善,比如進一步打造“電子領事”平臺,借助信息化手段讓領事證件服務更專業化、精細化;領事工作線下線上相結合,在發放安全手冊、領保指南的同時,優化網站的版面設計、內容分類,將重要信息放在更顯眼位置;加強對出國人員文明出行的管理和引導,讓中國公民成為受到世界歡迎的高素質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