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我國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文化、體育乃至中醫藥與旅游業的融合日益加深,這使得旅游業發展呈現出更為多元化的發展方向。
近日,國家旅游局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下發了《關于促進中醫藥健康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認為,目前我國旅游業正處于轉型升級期,作為旅游與中醫藥融合發展的新興旅游業態,中醫藥健康旅游對整合旅游資源、豐富旅游產品、優化旅游產業結構、提高我國旅游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將成為我國旅游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
對此,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時表示,當前,我國中醫藥健康旅游的市場開發程度較低,但空間巨大,是旅游市場的藍海市場。《意見》的提出將促進中醫藥健康旅游發展,同時對中醫藥健康旅游市場結構優化、產品升級、模式創新等具有重要指導作用,有利于市場轉型升級,步入快速發展階段。
近年來,隨著國人健康觀念的轉變和旅游業的蓬勃興起,將養生保健與旅游相結合的中醫藥健康旅游進入快速發展期。在此背景下,國家和地方先后出臺相關政策措施,支持和鼓勵中醫藥健康旅游的發展。
就在今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中就提到要積極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目前,甘肅、廣東、北京、江西、廣西等地中醫藥健康旅游服務已形成一定的規模,體現不同的地域特色。
據國家旅游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一項24個省(市、區)中醫藥健康旅游服務情況調查顯示,共有454個景區點、度假村、賓館等機構正在從事中醫藥健康旅游服務,普遍開展的項目有足部保健、按摩、溫泉、藥浴、藥膳、中醫美容、理療等。
此外,一些旅游機構也看到了中醫藥健康旅游發展的巨大潛力,并開啟了市場拓展的步伐。同程旅游就是其中之一。今年9月,同程旅游與洛奇檢驗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同程旅游平臺的旅游養生度假區設立以功能醫學為基礎的“愛源康”生命活力館,計劃在全國范圍內選擇10家以上的度假區或度假村建設高品質健康養生游基地,為廣大同程旅游用戶提供專業的養生健康服務。
此次國家旅游局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促進中醫藥健康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無疑給中醫藥健康旅游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在郭凡禮看來,在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方面,我國具有諸多優勢:其一,我國中醫藥資源豐富,能夠為中醫藥健康旅游提供良好的產品基礎;其二,近年我國居民的養生、康體意識不斷提高,中醫藥作為我國的傳統醫學,成為大部分居民養生首選,中醫藥健康旅游的潛在游客規模較大。
他分析說,此次發布的意見有多個亮點:一是創新中醫藥健康旅游發展模式,目前中醫藥健康旅游的商業模式尚未成熟,還沒有產生較大的經濟價值,創新發展模式對市場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二是促進中醫藥健康旅游可持續發展,在政策利好的情況下,易出現大量資本進入、項目盲目上馬現象,一開始就讓企業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較為明智;三是國家旅游局與中醫藥管理局建立合作協調機制,中醫藥健康旅游是復合性行業,國家旅游局與中醫藥管理局合作能夠為企業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盡管如此,我國中醫藥健康旅游發展也面臨一些問題。“中醫藥健康旅游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尚低,商業模式還不成熟,專業性人才較少。我國旅游企業對中醫藥健康旅游的布局當前較窄,中醫藥健康旅游資源的開發程度不高,商業模式不成熟,投資風險相對較大。”郭凡禮補充道。
談及中醫藥健康旅游的未來發展,郭凡禮認為,今后中醫藥健康資源的發展前景較好,會吸引較多投資者,中醫藥健康旅游的潛在市場需求較大。發展中醫藥旅游應該從旅游產品、服務、商業模式、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入手。
(責任編輯 :歐云海)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