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13日晚發生系列恐怖襲擊事件,超過百人殞命,另有數百人受傷。對世界旅游勝地巴黎來說,這無疑是一場浩劫。自美國“9.11”事件發生以來,針對熱門旅游目的地國家的恐怖襲擊日益增多,不僅重創當地旅游業,進而對全球航空、酒店及餐飲產業構成威脅。
退回到2001年,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事件,不僅令美國本土旅游業嚴重萎縮,也大大降低了美國居民出國旅游的意愿。世界旅游組織當年年底公布的 統計報告顯示,當年受上述事件影響,前往美洲、中東和北非旅游的人數大為減少,致使全年跨國旅游人數僅達7.05億,增幅由預期的3%降至1%。
多次遭到恐怖襲擊的印度尼西亞,更是往事不堪回首。在旅游高峰期的2000年,印尼曾接待外國游客560萬人次,創匯近58億美元。不過,2002年發生 了巴厘島爆炸事件,2003年又發生了雅加達萬豪酒店爆炸事件,2004年9月澳大利亞駐印尼使館遭遇恐怖襲擊,造成至少11人喪生,186人受傷。一系 列爆炸事件令印尼經濟承受巨大壓力,相關運輸、酒店、餐飲以及娛樂產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而且對外國直接投資也構成了負面影響。
據報道,在巴厘島發生爆炸事件后的兩周內,島上酒店入住率由超過70%降到了11%,原定在雅加達、日惹和巴厘島舉行的34個國際及地區性會議被迫取消,造成了至少1000萬美元的損失。由于旅游業損失慘重,印尼政府2002年不得不調整了來年的國家預算和發展計劃。
肯尼亞是另一個令人心痛的例子。近年來恐怖主義嚴重擾亂肯尼亞社會,給當地經濟,特別是旅游業帶來巨大沖擊。今年4月,索馬里宗教極端組織“青年黨”對肯 尼亞東北部城市加里薩一所大學發動恐怖襲擊,造成148人喪命。這是自1998年美國駐肯尼亞大使館遇襲以來,肯尼亞遭遇的最為嚴重的襲擊事件。“青年 黨”還揚言將再襲肯尼亞,讓“肯尼亞的城市被鮮血染紅”,令這個旅游業占國內生產總值15%的國家不寒而栗。肯尼亞學者愛德華·基思亞尼亞無奈地表示,肯 尼亞經濟原本是一條上升的曲線,但恐怖主義可能逆轉這個趨勢。
有分析指出,從目的上看,極端主義者將恐怖襲擊地選在旅游熱門地區,就是蓄意制造更大的人員傷亡,以血腥事端報復社會或者轉移視線。此外,很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旅游度假地區配備的安保能力薄弱,易于單人或者小團隊執行突襲任務,也讓襲擊策劃者有機可乘。
近期,恐怖襲擊對旅游國家的影響日益深重,6月份在突尼斯、8月份在泰國、10月份在埃及,恐怖襲擊令這些視旅游業為經濟支柱的國家深受其害。從影響看, 本次針對巴黎的恐怖襲擊,想必也會令法國旅游業者感到擔憂。如何增強包括旅游景點在內的敏感地區的安保能力,今后將是靠旅游產業吃飯的國家和地區的當務之急。
(責任編輯 :歐云海)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