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彩燈光讓普吉老街別有風情。 ■ 本報特派記者 蔡瀟 況昌勛 岳嵬
一樣的南洋風情,一樣的門廊雕花,一樣的古墻石道……拐入泰國普吉古鎮老街,親切感油然而生,恍若回到熟悉的海口騎樓老街。
“普吉老街記錄了普吉的發展史,已成為一種標志,是每個普吉人心中的文化符號,是一種抹不去的記憶。”普吉府戰略與發展部部長Narong Qnintr說起普吉老街,滿是驕傲。
100多年前,普吉鎮開發錫礦,大批華人和西方勞工漂洋過海來到普吉。目前老街完整保留的老建筑,多為當時的住所。這里的老房子既有中國南方民居特色,又有葡萄牙建筑風格;這里既有華人祠堂,又有基督教堂和清真寺,多種文化歷經百年相伴相融,愈久彌新。
已有132年歷史的普吉海南會館就坐落在這條老街上。70多歲的瓊籍華僑楊玉梅告訴記者,老街上,大部分金鋪老板是海南人,還有開米粉店、布料店和眼鏡店的。這座海南會館就是大家捐建的,平時都會有義工來此服務和工作。
在會館采訪時,不時有游客進來參觀。老街獨特的民俗文化和建筑風格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已成為普吉熱門旅游點。普吉政府在老街的文化內涵挖掘上更是不遺余力。
恰逢周日,老街晚上實行交通管制,炫彩燈光為古樸的老街換上了一件夢幻的新衣,搖身一變成為知名的“邦拉夜街”。芒果糯米飯、烤香蕉、水果炒冰等泰式小吃讓人垂涎欲滴,藤包、民族服飾等傳統工藝品攤位讓人流連忘返。此外,老街還不定期地舉辦行為藝術表演、民俗展示、美食大賽等活動。每年11月,一年一度的華人祭祀活動也在老街舉行,拜媽祖、游花車等民俗活動吸引了大批游客專程趕來。
“普吉老街的保護與修繕工作我們一直在做,更重要的是保持老街的特色,并結合現代旅游市場需求,融入新元素,多元化發展。”Narong Qnintr說。
漫步老街,仿佛穿過時空的隧道回到海口,只是此時被這傳統文化與現代旅游交融所散發的魅力,深深吸引。(本報泰國普吉6月2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