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濃濃鄉愁的畫面充滿舊時回憶。
在庭院時光咖啡屋享受悠閑愜意時光。
在這里,體驗本真、淳樸的鄉村生活。
許多慕名前來的游客在這里尋找靈感。
在庭院時光咖啡屋讓時間慢下來。
庭院時光咖啡屋里的舊物件。 夏日的海南,熱辣辣的陽光依然抵不過游人們出游的熱情。5月26日,一個普通的周二上午,在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期間被刷爆屏的瓊海市北仍村,慕名趕來的游客已經散落在這個被椰林、檳榔林掩映著的美麗小村里。游客們或是鄉間小道散散步、騎騎車,或是學著村民的樣子躺在椰子樹下的吊床里晃悠晃悠,享受大自然的無私饋贈。
“天氣熱,逛累了大家就到我們家里來坐坐,喝杯冰水乘乘涼,都是免費的!”北仍村村民林芳玉站在自家的老屋前,熱情招呼每一位路過的游人,不一會兒她家老屋不大的庭院里就坐滿了來自島內外的游人。
“雖然大家互不相識,走進來卻一點都不覺得陌生,就仿佛是來走親戚的,感覺很隨意也很舒心。”游客們在老屋里一間間閑逛,不時在那些用舊的月餅模子、竹簸箕、老式碾米機等旁駐足品味,找到了久違的鄉間感覺。一位來自河北的老伯,將這些老物件一樣樣介紹給小孫子,順帶著告訴他連自己都快忘記了的兒時故事,爺孫倆邊走邊說邊笑,似乎從未這樣暢快地聊過天。
|閑置老屋| 變身時尚咖啡屋
15年前,當12歲的林芳玉在村前的官塘大道上擺攤售賣爸爸種的甘蔗,看著從身邊駛過的一輛輛旅游大巴時,最大的愿望就是那些車可以停下來,車上那些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能夠在自己的攤頭花上幾毛錢買上一節甘蔗,為自己貧困的家庭多增加幾元甚至十幾元的收入。
靠著種甘蔗賣甘蔗,阿玉和哥哥、姐姐一起幫著爸爸支撐起了這個貧困的家庭,讓殘疾的母親不再為生活擔憂。
15年后,已經嫁出去的阿玉又回來幫爸爸的忙,只是這一次不再是賣甘蔗,而是幫著爸爸和哥哥把家里的老屋改造成一間休閑咖啡屋。4月13日,當上了央視《新聞聯播》名聲大振的北仍村正紅時,阿玉家位于村中央改造后的老屋開張了,一家人給老屋取了一個雅致的名字——庭院時光咖啡屋。
15年前路邊擺攤的甘蔗妹阿玉搖身一變,成了庭院時光咖啡屋的主人!開業一個多月,這里成了這個明星村莊的又一大亮點,每天都吸引著來自島內島外的游客在小院里閑逛、品足、休閑……
北仍村是瓊海田園城市建設的一張新名片,政府在打造過程中尤其重視對當地風土人情及風貌的保留。“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三個標準在北仍村的打造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正如這間庭院時光咖啡屋——典型的瓊海青磚瓦房民居、門口水缸里清新的旱蓮、椰子樹和老船木搭成的桌椅,墻上手繪的竹、梅與已發黃的老墻和諧相融,就如同是在宣紙上畫出的一幅充滿鄉愁味道的中國畫。曾經使用過的竹筐、砧板、月餅磨具等老物件都上了墻,成為裝飾品。“這些都是我們家過去用過的東西,我們自己試著這樣裝飾,沒想到大家都很喜歡,很多人還拿來當背景拍照留念。”每有客人問起,阿玉都會指著墻上一件件的老物件,自豪地這樣介紹道。
這樣的變化,源于瓊海田園城市和美麗鄉村的建設。作為其中典型代表的北仍村,從一個普通村莊到文明生態村,再到現在升級為一個新型的旅游目的地,村民們的生活和觀念也隨之發生改變。“家里建了新房后,老屋就一直閑置著。后來看著每天從老屋前經過的游客越來越多,我們就商量著是不是用老屋來開個咖啡屋。”說起開業一個來月的變化,阿玉笑得合不攏嘴:“在路邊賣甘蔗和這根本就沒辦法比呀!現在老爸種的甘蔗直接榨成甘蔗汁在店里銷售,老媽親手做的雞屎藤粑也賣得很好,而且我們一大家子又生活在一起,覺得日子過得很幸福!”
|年輕“創客”| 享受庭院好時光
能體會到這種幸福的不僅僅是阿玉一家和她的鄉親們,到她家來的游客也感觸頗深——每一個路過庭院時光咖啡屋的游客,都會抱著好奇心進去轉一轉,看看這個小村的人們都是怎樣生活、怎樣居住的。
還有一群年輕人,甚至在這里找到了對生活的新方向。這些年輕人就是時下大熱的“創客”,這群最初被定義為將興趣與愛好轉變為現實的人,到如今已演變為以創新產業為核心的人群和平臺,“創客”這兩個字也在今年首次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
5月26日周二上午, 做網絡設計的海口人阿杰又帶著兩個朋友貓在庭院時光咖啡屋,這已經是他們連續好幾天泡在這里了。“別小看這個院子,wifi覆蓋,網速很快,配套一點不比城里差。”阿杰說,網絡設計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但是需要很多靈感,天天在鋼筋叢林里很壓抑,前些天慕名來到北仍村就不想走了,因為這里給自己帶來很多驚喜和啟發。咖啡屋墻上掛著的月餅舊模具,已經被阿杰設計到了網頁里。
和他一起前來的兩位朋友小佳和小妮都是今年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她們在這里也定下了自己畢業后的新目標:
“如果能把瓊海每一個像庭院時光咖啡屋一樣的特色咖啡屋都集中在網上,專門代理他們做新媒體營銷推廣,一定很有前景。”學市場營銷專業的小佳是第一次體驗在咖啡屋中創業和工作,她希望自己能夠融入到這個美麗的村莊美麗的環境里。
學園林設計的小妮是專門來實地學習的。“再好的設計師也比不過自己布置自己的家來得有新意和有內涵。”看了庭院咖啡時光的設計,小妮自嘆科班出身的自己其實比不過普通村民的智慧。“要在一個空間中讓不同的人都有共鳴,真的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好多細節的設置給我了很好的啟發。”小妮希望,能夠在這里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用自己所學的專業服務美麗鄉村建設。
在瓊海,被創客們青睞的咖啡屋正在漸漸多起來。而國務院辦公廳為部署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而專門印發的《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中,就將構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列為八大重點工作之首,希望實現創新與創業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孵化與投資相結合,為廣大創新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
看著這些年輕人搬來電腦、書本在自家的咖啡屋里討論、研究各種話題,不太懂網絡甚至還不知道“創客”為何物的庭院時光咖啡屋主人阿玉每次走過都覺得非常開心。“能夠為年輕人創造一個好的工作環境,這比賺錢更讓我們開心!”賣了15年甘蔗早早就知道生活不易的阿玉,更懂得珍惜現在的幸福,對待那些正在創業中的小弟弟小妹妹們,她就像一個鄰家親切的大姐姐一樣,力所能及地為他們提供幫助和服務。
幸福庭院時光
悠閑愜意生活
如今的北仍村既是村民的家園又是游客的樂園,處處展現風景如畫、民風淳樸、安居樂業的美好景象。隨著鄉村旅游化改造不斷深入,游客到瓊海從看鎮、看田園、看村,已經發展到看家、看主人了。北仍村是瓊海鄉村旅游發展的一個典型縮影,而庭院時光咖啡屋又是北仍村發展的一個典型縮影,屋主人把自家的老房子進行改造,用原汁原味的原生態生活場景來吸引游客,和游客一起分享自己的悠閑愜意生活。而游客到鄉村來不僅僅是觀光游覽,其實更是感受當地人的生活。
一幢老宅,將一家人的生產、生活凝聚在了一起,而且通過這樣的老屋和屋主,當地的鄉土文化在不經意間呈現在院子的每個角落,讓人們在這里處處可以品出味道,感受到鄉愁。
在這里,服務場所就是家,服務員都是家人,阿婆砍椰子、阿公種甘蔗、媳婦泡咖啡、女兒做經營……體現了一個家庭的和睦幸福,游客來到這里又和主人合為一體,產生對幸福生活的共鳴,激發出更多的靈感,這其實是美麗鄉村體驗的又一個新境界——到幸福之屋享受幸福之家的幸福生活,這是一個全新的新起點。
——海南省旅游發展研究會會長王健生
我們從去年國慶前北仍村剛剛完成改造后就第一時間將這里納入到我們的線路產品中,當時推出的是溫情爸媽主題產品,我們安排老人們在這里的農家餐廳吃飯,在椰林中散步、喝下午茶,大家感覺非常好,也是我們賣得最火的產品。我們馬上要面向全國推出今年暑期的親子游產品,這里依然是我們重點推薦的產品。我們之所以花那么大的力氣在市場上推出這樣的鄉村,當然是因為這里的生態、環境獨一無二,在檳榔樹下吃飯、在椰樹下的吊床里躺一躺,抱著椰子一路逛一路喝,這些都是非常特別的體驗。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這里的村民非常熱情,非常好客,他們把這種熱情和純樸傳遞給游客,讓游客一起分享和參與到他們的生活中。
5月26日一大早過來,想不到這里已經有不少游客了,而且又增加了像庭院時光咖啡屋這樣的新業態,更增添了這個明星村莊的吸引力,讓業態也更為豐富和多樣,更多的老百姓參與到了其中。我隨手拍了幾張照片放到朋友圈里,短短十幾分鐘就有幾十個贊,還有很多人急切地詢問這里是哪?啥時候會推出這里的產品,這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在未來要推出更多能夠體驗、參與、感受海南獨具魅力的原生態的旅游新產品!
——海南海之國國旅市場總監李鵬偉
大家來到庭院時光咖啡屋都會有到家的感覺,很輕松,因為這里的服務員就是這個家庭的一員,我們到這里就像走親戚一樣走進了這個家庭的生活中,感受一種活著的鄉愁文化。這與“老房子”、“海的故事”等又不一樣,因為這是村民自發參與到這場再造魅力故鄉的行動中去,他們在其中不但收獲著物質上的回報,更重要的是收獲了一份對家鄉的自豪和自信,這樣的情感又會感染每一個到這里的游客,讓他們從內心深處與屋主產生共鳴和對話,以及對生活的新的感悟。
北仍村為什么能夠在市場上火起來,庭院時光咖啡屋為什么能夠吸引大家,其實就是文化的魅力、生態的魅力、主人的魅力。與那些擁有精美裝修、精致服務的星級酒店相比,在這里更多感受的是生活的味道,人們的感動發自內心,主人樸實的話語,甚至不太規范的服務,透著的是本真和純樸。——海南國際旅游島旅游媒體聯盟采訪記者
(責任編輯 :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