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首屆“三月三”黎苗文化旅游節暨“奔格內”鄉村旅游月,5月5日降下帷幕。
發揮生態優良優勢,在青山綠水間搭起鄉村旅游的大舞臺,瓊中以原汁原味的黎苗文化,演唱了一臺跨時一月的“三月三”精彩大戲。縣旅游委主任鄧開揚稱,“三月三”黎苗文化旅游節吸引了約15萬省內外觀眾和游客。
瓊中縣委、縣政府根據今年把生態旅游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的發展思路,首次創新推出“三月三”黎苗文化旅游節,打開山門迎遠客。縣委書記孫喆說:“‘三月三’傳統民俗活動由3天延長到一個月,回歸愛情、回歸民俗、回歸民眾,從民間自娛自樂的小活動,演變成全縣黎苗同胞和省內外游客的全民狂歡大節慶,實現文化和旅游的高度融合,豐富‘奔格內’鄉村旅游品牌內涵,達到以旅游撬動縣域經濟發展的目的。”
傳承黎苗文化
“三月三”是傳承黎苗文化、演繹精彩民俗大平臺,對歌、民間體育、婚俗表演、黎母誕辰祭祀等22項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黎苗歌舞燃起了游客心底的激情。4月20日晚,瓊中“三月三”主題晚會暨“民歌民舞民服”三進校園活動匯報演出,在縣城三月三廣場上演,在大舞臺唱主角的是中小學生。常務副縣長林謨諧告訴記者:“今年‘三月三’大型晚會,成為全縣中小學生傳承黎苗文化的匯報演出。”
原生態的黎苗歌舞讓游客大飽眼福。“三月三”期間,在縣城壹號廣場等“鄉村大舞臺”上,全縣各鄉鎮文化示范村的農民文藝隊進城,連續2天為游客表演自編自導的黎苗歌舞《趕鳥舞》《織黎錦》等。
色澤鮮艷圖案奇特的黎錦苗繡吸引游客的目光。在4月21日的黎錦苗繡技藝展示活動現場,來自各鄉鎮的黎錦能手和苗繡高手當場織、紡、刺、染,展示黎族五大方言區服飾、黎族挎包、苗族頭飾、苗族服飾及黎錦苗繡等。4月19日至21日,在黎族苗族文物及圖片展覽上,展出精品文物,特別是黎族紡織精品“龍被”令游客驚奇。“龍被”是黎族傳統紡染最高技藝代表作品,是黎族進貢歷代封建王朝的珍品之一。
傳統趣味體育比賽更是讓游客捧腹大笑。扛鋤頭的農民、燒飯菜的農婦紛紛登場,比拼背媳婦、挑水接力、趕“豬”賽跑等。游客看到了黎苗同胞的日常生活樂趣。
打造鄉村旅游品牌
瓊中借助“三月三”等黎苗民俗文化,豐富“奔格內”的內涵,打造鄉村旅游大品牌,以傳統文化活動拉動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分管旅游的副縣長冷毅說:“文化是旅游的靈魂。充分挖掘豐富的黎苗傳統文化資源,能賦予鄉村旅游旺盛的生命力。”
“三月三”也稱“愛情節”,是黎苗同胞贊美生活、歌頌愛情的傳統佳節。5月1日,什寒黎苗山寨舉辦黎族苗族傳統婚俗慶典展示之旅活動,黎苗青年提親、婚慶等內容,吸引了游客的好奇目光。黎苗傳統婚慶習俗被列入省“非遺”名錄,瓊中把黎苗婚俗完美融入“三月三”節慶,打造黎苗特色婚俗旅游主題品牌,讓婚俗產業成為推動生態鄉村旅游發展的浪漫動力。
5月1日至3日,黎母山的狹窄公路人山人海,3萬多人參加在黎母山森林公園舉辦的黎母誕辰慶典活動。瓊中今年將黎母誕辰慶典納入“三月三”活動系列,打響黎母誕辰文化旅游主題品牌,這一品牌祈求平安健康的內容逐漸獲得省內外游客的認可。
推介山珍特產促增收
借著黎苗文化活動和鄉愁旅游的東風,豐富的山珍特產熱賣,給深山里黎苗山寨的村民增加收入。什寒村開小店的村民李政道說:“不出村,土特產就賣好價錢。”
瓊中首屆蜂蜜采收節活動4月20日在云湖舉行,游客觀看蜂農采蜜、取蜜、現場濾制蜂蜜全過程,吃著蜂農剛刮下來的新鮮蜂蠟,贊嘆:“真是甜蜜的旅游。”瓊中蜂蜜已獲得國家地理商標。
“奔格內”黎苗鄉村風情展4月19日開展,60多個展位展出158種土特產品,滿足省內外游客購物需求。
據縣有關部門的統計數字,旅游節期間農民單賣蜂蜜收入20余萬元;賣什寒山珍、云間鐵皮石斛、野靈芝、咖啡,以及黎錦苗繡產品,共收入250多萬元;全縣旅游綜合收入共22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