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縣搶抓“貴廣高鐵”過境機遇,搶占侗文化旅游產業制高點,全力打造侗文化旅游發展創新示范區。
駛入旅游快車道
“貴廣高鐵過境黎平,無疑給黎平旅游業帶來了千載難逢的黃金機遇。”談及貴廣高鐵,黎平縣縣長唐浩格外興奮。他介紹,乘坐貴廣高鐵,從黎平到廣州只需3個多小時,到貴陽僅需1個多小時。高鐵讓黎平從貴州“邊城”變身連接珠三角的“橋頭堡”。
據統計,貴廣高鐵開通首日,黎平肇興景區接待游客2982人,其中持高鐵票游客占27.8%;春節黃金周期間,黎平接待游客達11.42萬人次。2014年,全縣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4.9億元,同比增長37%。
黎平有3個文化符號:侗鄉之都、曙光之城、生態之園。依托這三大資源優勢,“旅游興縣”一直是黎平縣經濟發展的三大戰略之一。2014年,肇興侗文化旅游景區獲評國家4A級景區,榮獲“2014年中國最具價值文化旅游目的地景區”和全省“十佳特色旅游城鎮景區”稱號。肇興景區全年接待人數近1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8.8億元,旅游經營收入成為當地群眾增收的主要來源,占當地農民人均收入的40%。
黎平旅游業的興旺點燃了投資熱情。目前,黎平引進并成立港中旅集團貴州分公司、湘西州鳳凰運通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黔東南春秋旅行社等6家國內旅行社,1家五星級賓館、3家三星級賓館、40余家商務酒店、1家旅游車隊、20余家手工藝品生產企業等旅游企業。僅在黎平肇興景區,鄉村旅游精品客棧就達80余家。
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
黎平制定全縣“后發趕超三年攻堅”行動計劃,把“文化引領、開放帶動、城鄉統籌”作為主戰略,把實現文化旅游產業率先突破作為主要手段,搶抓“高鐵時代”機遇,全力打造侗文化旅游發展創新示范區,努力將黎平建成國際知名、全國一流的生態型、體閑型、體驗型、健康養生型國際旅游目的地。
未來3年,黎平將按照迎接“高鐵時代”、5A級標準、全產業鏈要求,全力打造以肇興侗寨為核心的“八寨一山”精品旅游區。遵循保持原生性、優化功能性、提升服務性的原則,優化“一核四區”。在環境整治、文化傳承、村落保護、業態培育上提升,將肇興鎮區打造成旅游集散休閑區;在游客接待、商業街區、風貌整治上提升,將歸榪打造成地接服務區;在市政服務、生態移民、風情小鎮、養生康體上提升,將井寨打造成社區服務區;在農耕文化、生態體驗、休閑樂園上提升,將皮林一帶打造成農耕文化體驗區。
八寨一山美美與共
“我們將堅持‘八寨一山’一體化縱深發展,按照差異化定位、個性化體驗的要求,重點在快進慢游、環境治理、村寨梳理、服務提升上下功夫,深度挖掘文化內涵,提煉文化主題產品,使生態堂安、民俗紀堂、坐月紀倫、圖騰平善、民藝廈格、圣地薩歲等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唐浩說。
以肇興侗寨為核心景區品牌,黎平將打造一條從肇興-天香谷-四寨-黃崗-銅關-述洞-地捫-高近-縣城的精品旅游示范線路,構建“百里侗寨”文化體驗走廊。
同時,將對旅游六要素進行全產業鏈的產業規劃,增加附加值,向景區拓展,促進多業態共同發展、多景區互動發展。全力推進旅游招商,重點抓好旅行社、旅游車隊、導游、旅游酒店、特色飲食、旅游商品等配套建設,不斷完善“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保障,通過引入式消費啟動內需,做旺人氣,推動生態旅游產業迅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