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汽車房車露營地(以下簡稱“露營地”)產業欣欣向榮。相關數據顯示,北京已建成開營的露營地有23家,建設中的有21家,規劃中的有78家。產業高速發展使得露營地的配套政策、監管出現滯后,導致不少企業遭遇成長的煩惱。其中監管部門不明、營業執照打擦邊球、土地使用受限是主要難題。為此,相關政府部門已經開始牽頭研究、解決上述難題。
監管部門不明
蘇州太湖一號房車露營公園董事長黃維榮坦言,露營地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到底誰是監管部門?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我國沒有相關文件明確露營地產業主管部門。按照國際慣例,露營地一般歸屬體育部門管理。事實上,去年1月1日起,國家體育總局已經批準并發布了我國首個汽車露營地標準。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很多企業發現,只要和露營地產業沾邊的政府部門,都在對產業監管。21世紀房車創始人兼CEO王繼東表示,以露營地建設項目審批為例,由于涉及旅游、土地、體育等多領域,企業可能需要找多部門審批,經常遭遇剛在旅游局審批完,又在國土局或者規劃局卡殼,折騰反復,疲憊不堪。
在政策層面,除了國家體育總局去年出臺的汽車露營地標準外,去年6月,北京市旅游委也印發《汽車旅游營地建設規范》,對北京露營地產業進行規范。今年5月,首部《休閑露營地建設與服務規范第2部分自駕車露營地》國家標準也將發布。
不少露營地負責人抱怨:“標準和規范一個接一個,但到頭來還是哪個部門都管,哪個部門又都不管。”
營業執照打擦邊球
露營地遇到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營業執照上的主營業務五花八門。21世紀房車營地事業部副總經理高壽青表示,目前露營地營業執照上的主營業務一般有房車銷售、汽車旅館、酒店、景區等,但就是沒有專門的露營地這一項。杭州西溪蝸牛房車營地總經理吳伏華就表示,自己公司的露營地最后申請到的是以房車銷售為主營業務的營業執照。紅櫨銀山國際汽車露營地副總經理欒侖樹透露,紅櫨銀山國際汽車露營地最后是以汽車旅館為主營業務申請到了營業執照。
有業內人士透露,這是一種打擦邊球的行為,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一旦露營地的經營超出了營業執照劃定的范圍,很容易被定義成無證經營,所以露營地經營者迫切希望在營業執照的主營業務中增加露營地這一項。
土地使用嚴格受限
露營地土地審批也是一大難題。“目前沒有政策規定露營地所使用的土地到底是什么性質,像‘營地’這樣的項目一般都是不被認可和審批通過的。”吳伏華坦言,杭州西溪蝸牛房車營地是作為西溪濕地景區的配套資源才通過土地審批。其實大部分露營地的土地都是以景區配套資源的名義或者臨時用地的名義通過相關部門審批的。
王繼東分析,露營地作為景區配套資源,通過土地審批有很大局限性。因為作為景區配套資源的土地屬于林地性質,按照相關規定,林地性質土地的開發范圍和比例限制在3%-5%,這使得企業無法對土地全面開發。黃維榮舉例,露營地游客大多需要過夜住宿,這需要露營地有治安許可證,而申領治安許可證需要露營地有永久建筑,受限于3%-5%的開發比例限制,很多露營地不敢輕易建設永久建筑。“這讓企業特別矛盾。”
政府加緊解決
北京云朋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延京表示,政府部門應該盡快確定房車及露營地監管方和標準制定方案。“此前已經出臺的政策中少有真正能夠有助于上述問題解決的內容。”
北京市旅游委產業發展促進處處長劉斌此前也表示,市旅游委過去3個月一直和市國土部門溝通。“我們正著手解決露營地產業中難度最大的土地問題。”他同時表示,土地問題解決的原則在于,不能為產業規范而遏制新業態發展,也不能為了發展產業而滋生違法違規的現象。
中國旅游車船協會副秘書長劉漢奇也表示,目前國家層面的露營地總體規劃和方案已經陸續出臺,正在研究細化方案。
(責任編輯 :羅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