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霧凇是霧凇中厚度最大、密度最小和結構最疏松的霧凇品種——毛茸形晶狀霧凇,堪稱為觀賞性霧凇中的極品(12月29日攝)。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里,空氣中過于飽和的水氣遇冷凝結在樹枝、樹葉上的白色粒狀結構沉積物。形成大面積的霧凇奇觀,需要有特殊的自然和人為條件。冬季吉林省吉林市氣溫在-20℃以下的天數長達六七十天,而松花江上游豐滿水電站的發電用水,載著巨大的熱能順流而下,江水與空氣之間產生巨大的溫差,大量霧氣遇冷后便以霜的形式凝結在粗細不同的樹枝上,形成40至60毫米厚的“霧凇”。每年12月下旬到翌年2月底,都是在吉林市觀賞霧凇的最佳時節,最多時一年可出現60余次。這時松花江岸“千樹萬樹瓊花開”,把人們帶進如詩如畫的仙境。新華社記者王頌攝
(責任編輯 :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