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秦小輝報道:作為中國客僑之鄉的東莞鳳崗鎮,冬至吃蘿卜粄一直是當地習俗。記者了解到,鳳崗鎮計劃將該習俗申報市級或省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鳳崗鎮宣教文體局副局長賴則昭對記者表示:“作為文化部門,我們計劃把冬至吃蘿卜粄、清明吃艾粄、過年吃圓蓉粄等客家美食打包成客家粄系列,申請市級或省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客家傳統飲食文化傳承下去。”
在鳳崗塘瀝村村民王女士對記者介紹,蘿卜粄可以選擇糯米粉和粘米粉,也可以選擇面粉,比例要適當,面粉放到鍋里煮到八成熟,拿出來放到大盆里和,這就是粄頭。接下來就是炒餡料,將準備好的豬肉、蘿卜絲、蝦仁等餡料來回翻炒,炒熟后,用粄皮一包,放在事先準備的香蕉葉蒸,二十分鐘就大功告成。
據了解,蘿卜粄的形狀多種多樣,餃子形、條形、錐形都有,但鳳崗鎮客家人通常都是做成圓形的。當地客家人劉愛堅告訴記者,借此可以寓意“團團圓圓、 幸福美滿”。
(責任編輯 :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