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介紹】
香山景觀提升二期工程
●完善中心文化廣場
●增設與翔安南路交界處的東山門、擴大南山門廣場
●完善一期綠道沿線景觀節點及設施,東線綠道系統進行延伸拓展
●增加廈大翔安校區至香山旅游步道約3.6公里
●新增停車位120個
●增加林相改造、景觀節點布設和雨水收集儲水設施
香山景觀提升三期工程
●營造香花海
●提升道路周邊景觀
●建設管理用房
●建翔安民俗文化展覽園

香山景觀提升二期工程。

越來越多的人到香山游玩。
鴻漸山脈的進山道路,一瓣瓣熬著嚴寒的花蕾,迎著正午暖暖的陽光,熱情地綻放。出游的人們,沿著這鮮花簇擁的山路向上攀登,“香山”的標識很快撲入眼簾。
這里就是廈門著名郊野公園之一的翔安香山。現在,人們看到的,除了美麗的景致外,還有如火如荼的施工場景。在市委市政府、翔安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香山景觀提升二期工程正在加緊推進,截至目前已完成80%的工程量,預計下月中旬即可完工,春節前將全面對外開放。這意味著,很快,市民游客將擁有一處新的親近自然的綠色休閑體驗區。
合力打造>>
新景觀初現雛形
由于離中心城區距離遠,多年來,郁郁蔥蔥的香山像是藏在深閨中的新娘,始終沒有揭開“紅蓋頭”。從去年10月開工建設的香山慢行步道,開始把越來越多的人吸引到這里。
長達5公里的這一慢行系統,主要采用木棧道的方式,把香山的各大自然、人文景觀融為一體。現在,木棧道已占香山公園道路的一半以上,有關部門還結合周邊山體特征,在園區及環園區周邊建設石蹬道、塊石山路等多種休閑步道。
在市委市政府“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的實施項目中,翔安香山慢行系統赫然在列。值得一提的是,香山景觀提升工程已擇取其中十多處景觀節點,發動當地民營企業和社會熱心人士參與捐建——此舉,不僅進一步提升了香山景觀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讓社會各界共同參與了“美麗廈門”的締造,共享了“美麗廈門 ”的建設成果。
如今,備受矚目的香山景觀提升二期工程,其主要內容為完善中心文化廣場、增設與翔安南路交界處的東山門、擴大南山門廣場;完善一期綠道沿線景觀節點及設施,東線綠道系統進行延伸拓展。此外,增加廈大翔安校區至香山旅游步道約3.6公里,新增停車位120個,增加林相改造、景觀節點布設和雨水收集儲水設施。
蜿蜒的木棧道掩映在群山綠野中,昨天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人群。而新修建中的人工湖、亭臺、石棧道等景觀,也開始顯現出雛形。
增加配套>>
三期工程明年初啟動
扮靚香山的步伐并不會停下來。
昨日來自翔安區的消息稱,投資估算約8000多萬元的香山景觀提升三期工程計劃在明年3月啟動。據介紹,相關工程涵蓋營造香花海、提升道路周邊景觀,以及管理用房、翔安民俗文化展覽園等服務配套設施的建設。翔安區展望,建成后的香山,將具備觀光、休閑、文化、朝圣等旅游功能,并逐步發展成為集游覽、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為一體的全方位旅游名勝景區。
香山種“香樹”,四季有花香。目前,香山慢行步道兩側已經種上三角梅2000多株。接下來,還將在道路旁種上福建山櫻花、大花紫薇、木棉等觀花植物,香樟樹、小葉欖等觀葉植物。沒有懸念的是,未來市民游客來到這里,將能實實在在地觀賞到四季皆有花可賞可拍可聞的美景。
香山的這一次次完美蛻變,不僅增添了人們眼中的風景,而且與翔安區民俗文化的提升也緊緊相連。說起香山,很多外鄉人的腦海中都會躍出“香山巖寺”。香山巖寺位于香山所在的鴻漸山脈左側,始建于南宋年間,是清水祖師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每年正月初六即清水祖師公的誕辰日,香山巖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大型廟會——香山廟會,晉江、南安、臺灣以及海內外的其他許多信眾都會專程趕回香山巖進香拜謁、尋根探源,當前,翔安香山廟會習俗已被正式列入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責任編輯 :羅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