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彭清華在廣西旅游發展大會上發表講話,他指出,力爭到2015年,全區旅游業總收入實現3000億元,接待游客總人數突破3億人次;到2020年,基本建成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北部灣國際旅游度假區、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成為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區域性國際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彭清華已經明確提出廣西旅游發展目標。廣西旅游應該根據彭清華的講話從四大方面抓好旅游發展工作:
1、突出重點,集中力量抓好重點區域、優勢資源的開發建設,推動旅游資源開發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從粗放經營向集約發展轉變,做大總量,優化結構,提升質量,打響品牌。重點優化布局,全面構建“一個旅游龍頭、兩條旅游發展帶、三大國際旅游目的地、四大旅游集散地和一批旅游名縣名鎮名村”的旅游產業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堅持以桂林為龍頭,著力建設“桂林-柳州-來賓-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南北旅游發展帶和“賀州、梧州-貴港、玉林-柳州、來賓-南寧-崇左、百色、河池”沿西江東西旅游發展帶,加快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北部灣國際旅游度假區、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建設,形成南寧、桂林、梧州、北海四大旅游集散地。
2、沒有特色,就沒有印象,是發展旅游業的大忌。目前廣西城鄉建設最大問題是缺少特色,走到哪個地方都差不多,沿海沒有沿海特色,沿江沒有沿江特色,邊關沒有邊關特色,民族地區沒有民族特色,建筑千篇一律,村莊大同小異,街道似曾相識。廣西也有一些城鎮建設較好的典型,如三江、金秀、恭城等,但總的看,面還是不夠廣,水平還是不夠高,人氣還是不夠旺。廣西發展旅游業可以挖掘的特色題材很多,必須把我們豐富的民族內涵、多彩的民族風情與神奇的自然風光有機結合起來,使之交相輝映,形成獨特靚麗的旅游風景線。
3、加強以交通為重點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進出旅游目的地的便捷性;必須加快構建以航空、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為主骨架,干線公路、景區專用道路、內河航運為補充,互聯互通、高效便捷的現代旅游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重點加快南寧、桂林國際機場及重要旅游景區支線機場建設,加快南廣、貴廣、湘桂及沿海高速鐵路建設,著力完善連接主要旅游景區的高速公路、干線公路網絡,打通斷頭路,形成放射線,提高環通率,強化交通支撐力;加快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改善旅游住宿、餐飲、衛生、通訊、車輛和游客服務中心等方面的條件,重點旅游區要合理布局高中低檔接待設施,特別是要建設一批適應游客需要的旅游飯店、賓館,完善配套設施,提高服務水平;要注重“文旅結合”、“科技興旅”,促進旅游業與文化科技互動發展。突出先進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在旅游產品開發、市場營銷、經營服務中的引領作用,以文化理念創意旅游,以文化品位提升旅游,以文化傳播帶動旅游,挖掘好發揮好廣西的山水文化、紅色文化、民族文化、歷史文化、海洋文化、福壽文化、飲食文化、節慶文化等人文資源優勢,做大做強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增添旅游業的文化魅力。
4、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必備條件,其本身也是寶貴的旅游資源。必須牢固樹立保護環境的強烈意識,堅持以生態文明理念引領旅游業發展,切實加強對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和建設,抓好造林綠化,強化節能減排,以良好生態促旅游發展,以發展旅游促生態保護,實現旅游產業發展生態化。
近年來,廣西旅游業發展勢頭很好,廣西接待游客總人數年均增長19.3%,旅游總收入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長,2012年達1660億元,占GDP的12.7%。2012年廣西人均GDP已達4446美元,標志著廣西旅游業已步入大眾化、產業化發展新階段,正處于黃金發展期和轉型升級期。
彭清華強調,實踐證明,旅游業是最符合廣西區情、最富有廣西特色、最能充分利用廣西資源、最能吸引人氣財氣的產業。加快發展旅游業,既是富民的現實選擇,也是強桂的重要途徑,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為人民創造幸福生活的重要推動力。(伍策 元月)
(責任編輯 :羅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