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河北衡水重現有2000多年歷史的中國傳統風俗“鄉射禮”。在開禮、配耦、誘射一道道環節后,游客們身著漢服、指抵長箭,按照順序“優雅”開弓。
“鄉射禮”興起于春秋戰國時代,是一種帶有禮儀性質的射箭比賽,每年春秋兩季舉行。作為競技運動,“鄉射禮”有著嚴格的比賽規則:射位設在堂上,箭靶稱為“侯”,為方便游客參與,兩者間距設為15米;射手之間進行三輪比賽,稱為“三番射”,每番比射,每位射手發射四支箭。
華夏文化研習會會長吳化之說:“孔子的思想有他的積極意義,‘射’是他推崇的‘六藝’之一,人們修習這種技藝,文質彬彬又嚴肅威武,讓人心中有禮儀身上有武藝。”
10月1日,“鄉射禮”首日,觀禮人數超過2000人,現場報名參禮體驗者達到1000人。
“鄉射禮”中評價一名射手,不僅要看他能否命中靶心,還要看射手能否處處禮讓他人、遵守禮儀秩序、身心、體魄和諧健康發展。“穿著古代的服裝,按照禮儀和規制一步一步來,第一次參與這個活動,感覺自己很優雅!”參禮射箭的市民劉金輝說。
活動負責人孫宇說,“鄉射禮”是一項傳統禮儀,同現代射箭一樣還是一種優雅的運動項目。“奧運比賽要遵守規制,參加傳統儀式要心中有禮,身體和心里都真正理解文明和禮儀,才能同這種古老的風俗一起優雅。”(楊帆)
(責任編輯 :羅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