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世界杯開幕僅有1天,巴西國內各地、特別是舉辦世界杯比賽的城市,民眾舉行的各種規模的游行示威依然不斷,游行示威者的目標只有一個:反對世界杯。按理說,作為“足球王國”的巴西民眾,對足球的熱情那是全球皆知,但為什么世界杯真正到了家門口,他們卻又大張旗鼓地反對呢?
記者10日抵達里約熱內盧,隨即匆匆趕往位于久負盛名的科帕卡巴納海灘附近的里約熱內盧市媒體中心采訪,恰好遇到里約熱內盧州州長和巴西財政部部長在中心里。就當他倆與記者交談時,中心外面正聚集了上百名教師,他們揮舞著印有標語的橫幅,呼喊著口號,向政府施壓。一位戴眼鏡的男教師用不太流利的英語告訴記者,“為了舉辦世界杯,國家投入大量的資金,而投在教育上的經費卻很少,這哪行啊?”
示威教師圍堵部長座駕
里約熱內盧市在科帕卡巴納海灘設立媒體中心,就是為了給記者服務。昨天,中心首次開放,組織者特地邀請里約熱內盧州州長和巴西財政部部長來召開新聞發布會,與記者們交流。孰料,得到消息的教師們迅速集合起來趕到中心外面,把這里當成了表達訴求的場所。
新聞發布會開始前半個小時,教師們就已經聚集在中心外喊口號,有些人的喊聲尤其大,情緒十分激動。一位男士拿著一疊傳單,不斷分發給路人。傳單上大約列了十幾項內容,大意是抗議教育預算不多、孩子受教育時間不足、要求給教師提高薪水等。
發布會結束后,財政部部長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走出中心,就遇到了示威教師們的圍堵。這位部長趕緊鉆進他的黑色現代牌轎車,想迅速離開。教師們哪肯答應,立刻將車團團圍住,用手使勁地拍打車窗。此前在現場一直顯得還很淡定的警察見狀趕緊跑了過去,將示威者拉開。司機見到混亂的人群中閃出了一條路,趕緊發動汽車離開了。
到今天,圣保羅地鐵工人的罷工已進入第5天,部分線路和車站仍處于關閉狀態。昨天下午,數百名地鐵工人聚集在市中心商業街道上拉著橫幅進行抗議,并在道路上焚燒垃圾,造成該路段的交通堵塞。為了驅趕示威者,警察動用了催淚瓦斯。地鐵工人的罷工更是導致該市地面交通癱瘓,公交車被乘客塞得滿滿的,大量私家車把并不寬闊的道路擠得水泄不通。
事實上,除了教師和地鐵工人,最近幾個月以來,參與示威和抗議的巴西民眾來自各階層、各行業,有警察、政府職員、公交司機、建筑工人、街頭攤販、失業者甚至印第安人。
貧富差距導致矛盾激化
作為一個酷愛足球運動的國度,巴西因世界杯臨近而出現的“反世界杯”聲音卻一浪高過一浪,這不能不令人感到意外。
巴西民眾反對世界杯的原因錯綜復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貧富差距過大,很多中低收入群體覺得世界杯在巴西的舉辦并未惠及他們的生活,而政府在世界杯上的大量資金投入導致其他公共事務支出的減少,進一步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足球固然重要,但生存是最基本的問題,于是,巴西人暫時“拋棄”了世界杯。
抵達里約熱內盧當天,記者乘車從機場趕往市區的酒店,道路兩側都是用紅磚砌成的兩三層的簡易小樓,樓體低矮,幾乎無任何外裝修,乍一看,還以為是違章建筑。樓體之間的道路也很狹窄,流浪狗成群結隊地竄來竄去。司機說,這就是貧民住的地方。
順著司機手指的方向,記者望去,只見半山腰上布滿了各種各樣的小房子,有的甚至都不能稱之為“房”,只能說是小棚子。司機說,那就是貧民窟,這樣的貧民窟在里約熱內盧有好幾百個,住在那的人基本上都是失業者,沒有收入。
據一位上世紀70年代出生在巴西的華裔介紹,雖然巴西目前已是世界第6大經濟體,但巴西民眾卻并未因此嘗到什么甜頭,“普通勞動者的月薪一般只有1000多里爾,相當于人民幣3000多元,加之巴西的物價較高,通貨膨脹比較嚴重,所以人們的生活水平較低。”
據巴西統計署公布的數字,巴西為世界杯的投資高達117億美元,是有史以來投入最高的一屆世界杯。對比之后發現,這一數字是上屆南非世界杯的3倍,是2006年德國世界杯的7倍。看著這樣的天文數字,再看看自己的收入,巴西普通勞動者怎能沒意見?
如今,巴西各地的抗議聲此起彼伏,給巴西總統羅塞夫巨大的壓力。據媒體報道,羅塞夫已決定不出席12日在圣保羅伊塔蓋拉球場舉行的世界杯開幕式,理由是擔心遇到尷尬和難堪之事。去年,羅塞夫曾在聯合會杯開幕式上被現場的數萬名巴西球迷狂噓。如果真這樣,這屆世界杯還真是不一般。
特派記者 高煒(里約熱內盧10日電)
(責任編輯 :范源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