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依山傍水,閩江、烏龍江穿城而過,市區110多條內河縱橫交錯,50多座山體星羅棋布;福州溫泉利用歷史悠久,基礎設施較為完善,溫泉地域文化濃郁;福州面朝大海,海岸線長約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沿海大小海島眾多……在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許多政協委員認為這些都是大自然賦予榕城的寶貴財富,福州應該充分利用山水、溫泉、海島等特色旅游資源,促進旅游業大發展。
【現狀分析】
近年來,國內旅游已經從以大型團隊觀光游為主的旅游模式向全方位、多方式的個性化旅游方向發展。福州地處東南沿海,擁有豐富的山地資源、良好的氣候條件和優美的生態環境。但是,福州市山地休閑旅游項目仍然主要集中在觀光、登山、溫泉等方面,有待開發更多有地區特色和較強吸引力的項目。福州市的山地生態保護有待進一步加強,旅游知名度有待進一步提升,旅游安全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
【發展對策】
致公黨福州市委會在《關于將福州打造成為國內一流山地生態休閑度假中心的建議》中提出,要確立山地旅游開發原則,注重特色開發,因地制宜,采用差異化發展策略;立足于福州市原生性生態環境資源,打造山地旅游特色產品;發揮福州市氣候與森林、溫泉優勢,以桂湖生態溫泉城、貴安溫泉小鎮為支撐,打造“福州北郊山水溫泉度假會議旅游基地”;發揮山地資源優勢,大力開發徒步、野外拓展、溪降、滑草、山地越野、山地自行車、漂流、林地探險、露營等山地運動休閑項目。
民革福州市委會在《統籌協調規劃,加大政府投入,大力扶持福州山區鄉鎮發展特色生態休閑經濟》中建議,要緊緊抓住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這一關鍵問題,大力促進山區鄉鎮特色經濟發展,著力打造生態休閑旅游經濟品牌。
推動溫泉產業發展
【現狀分析】
福州溫泉資源管理起步較早,溫泉地域文化濃郁。近年來,福州市溫泉旅游業發展勢頭良好,2012年獲評首批“中國溫泉之都”,福州溫泉的知名度大大提升,溫泉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
【發展對策】
如何進一步做大做強溫泉產業?陳京香委員在《關于推動“溫泉產業”發展,打造新一輪經濟增長點的建議》中提議,將福州的溫泉作為城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資源和有利條件,列入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將溫泉產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支柱和城市發展的基本部分,從法規層面提升溫泉產業的發展定位;細化城市中心區溫泉發展規劃,將溫泉產業發展與城市中心區設計、城市標志性建筑建設、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相結合,進一步突出溫泉特色,創造溫泉大都會的城市形象,提升福州城市魅力;出臺相關優惠政策,鼓勵地產商以及其他有實力的企業家投資福州的“溫泉產業”,并形成相關的產業鏈;以溫泉和清新空氣為特色,在福州近郊試水“異地養老型”中長期溫泉休閑養身基地建設,吸引周邊地域中高收入人群來榕進行中長期養身或養老,推動溫泉產業發展。
引進臺灣企業
發展濱海旅游產業
【現狀分析】
福州沿海大小海島眾多,500平方米以上島嶼415個。但是,從總體來看,福州市海島開發還存在利用程度較低、海島經濟發展較為緩慢等問題。
【發展對策】
農工黨福州市委會在《關于加快福州市海島經濟建設的幾點建議》中提出,圍繞“海峽旅游”主題,做大做強福州市海島旅游業,推動榕臺旅游合作,積極引進臺灣企業發展濱海旅游產業,聯合臺灣業界編制、設計精品旅游線路,推出“一程多站式”旅游產品,把福州市建成海峽兩岸旅游雙向往來的主要集散地和旅游目的地。
另外,還可以發展郵輪游艇業,推動沿海船舶、游艇修造企業建立游艇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創意基地,開發高端游艇品種,引進臺灣郵輪及相關設施的建設、經營項目,打造海峽西岸游艇制造旅游重要基地。
(責任編輯 :史曉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