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溝區積極利用廢氣礦山,建成了“妙峰山香會博物館”,目前博物館整體工程已經完成,計劃明年年初正式向游人開放。
該博物館位于門頭溝區妙峰山鎮桃園村,總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投資700萬元。博物館共兩層,展覽分室內、室外兩部分,其中室外展陳部分通過建造穿孔景觀燈、仿舊人物圓雕、觀眾坐臺、木框架茶棚、青白玉欄桿等景觀,再現了明清時期妙峰香會的情景。室內展覽分四個部分,通過圖片、史料、實物的形式全面展示了明清時期京城百姓往來妙峰山行香走會的傳統習俗。
據介紹,妙峰山香會文化形成于明代,清代達到鼎盛。每年農歷四月初一、十五來自世界各地的香客聚集于妙峰山進香祈福。妙峰山香會是群眾進香途中參加的最主要的文藝活動有“文會”和“武會”兩種形式。“文會”又稱善會,義務為廟會和香客提供各種服務,武會又稱行會、過會,主要以歌唱、音樂、舞蹈、雜耍、武術、曲藝等技藝表演為主,酬神娛人,是廟會的熱點。2008年6月,妙峰山傳統香會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通訊員張昕)
(責任編輯 :任攀攀)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