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陜西省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和北京首創集團簽署阿房宮文化旅游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380億元。該項目引起了全國廣泛關注。
陜西省旅游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辛建偉表示,陜西作為文化文物大省,阿房宮項目在開發建設時必須堅持保護第一的原則,“堅持大遺址保護基礎上開發旅游項目,再現當年的文化內涵,克服一切破壞遺址的不規范操作行為。”
上半年接待游客1.46萬人 旅游收入1041億元
記者從今天(8月12日)上午舉行的陜西省旅游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陜西共接待境內外游客1.46億人次,旅游總收入1041億元。其中,接待境外游客133.4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6.87億美元。接待國內游客1.45億人次,旅游收入997.8億元。
今年以來,陜西旅游主打“山水人文·大美陜西”品牌,推進旅游產品轉型升級。“從觀光旅游為主的旅游產品體系向觀光旅游、休閑旅游并舉轉變,增強旅游產品的體驗性,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辛建偉說。
旅游產品趨向多元化 滿足游客“體驗式”需求
“提檔升級現有的旅游產品,使之不斷與國際標準接軌;擴大招商引資力度,打造新的旅游產品。”辛建偉說,今年全省計劃實施旅游項目235個,目前已實施120多個,完成投資150多億元。
其中,華山西峰索道、浐灞國家濕地公園、灃東濕地公園、古羌族文化產業園已經建成投用。太白山進山道路目前已經完成投資1.2億元,預計9月底投入使用。韓城民俗博物館、韓城隍廟巷古街、黃土風情園正在加緊建設,照金紅色旅游名鎮完成主體工程。
辛建偉說,今后我省還將進一步開發黃河沿線的旅游資源,打造更多滿足群眾需求的體驗式旅游產品,比如能夠感受大漠風情的陜北旅游資源。
首次為自駕游設計線路 關中農家樂生意火爆
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以及農家樂的規范建設,大量的城市居民自駕到周邊旅游。“尤其以關中環線周邊為代表的休閑農莊、農家樂等,旅游人數和收入都有大幅增長。”辛建偉說。
上半年,全省鄉村旅游接待人數4350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30.28%,旅游收入5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
為豐富自駕游消費者需求,我省還首次設計推出了盛唐之旅、秦巴山水之旅、黃河風情之旅等7條精品自駕游線路,以及針對本省城市居民推出的西安周邊游、寶雞民俗體驗游、咸陽關中印象體驗游等11條精品鄉村自駕游線路,為自駕游客提供了出游指南。
隨團暗訪出境游現狀 推行旅游團回訪制度
從上半年情況來看,我省星級飯店效益有相當幅度下滑。對此,省旅游局深入到20余家高星級酒店進行實地考察指導,并召開全省星級飯店經營分析座談會,幫助高星級飯店認清發展形勢,找準自身定位,創新經營方式,開拓新型市場。
為強化旅游服務質量監管,省旅游局組成暗訪小組對香港、臺灣、泰國、韓國旅行團進行了隨團暗訪,真實掌握了目前出境游服務質量的現狀。在全國創新推行“出境游團隊服務質量跟蹤回訪制度”,已對20家旅行社的100個出境游團隊的服務質量進行了跟蹤回訪 ,對發現的服務質量問題進行了及時核查處理。
通過強化旅游促銷和整治旅游環境,西安近年來首次進入全國春節黃金周“到達人氣城市”排行榜前十名的行列,延安在全國60個樣板城市游客滿意度排名,則由去年第四季度的第43位上升至第20位。
讓中外游客“多停留一天,再多來一次”
下半年,堅持開發產品與提升服務并重,加快旅游業轉型升級。著力抓好重點旅游項目建設,加快推進31個文化旅游名鎮建設,立足讓游客在陜西多停留消費一天,到陜西再多來一次。
受國內外各種因素影響,上半年我省接待境外游客人數增幅下降。下半年,我省將加大對境外主要客源國的旅游推介,“重點組織各旅游企業赴日本、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等國家,與當地旅游企業開展旅游交流合作,邀請旅行商來陜實地考察線路。”
上半年,天竺山、牛背梁、通天河、中壩大峽谷、漢城湖景區順利通過了國家4A級旅游景區驗收。延安紅色旅游經典系列景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和司馬遷祠、關中印象、照金香山、馬欄革命舊址地等景區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工作順利推進。(記者 王瑩)
(責任編輯 :范源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