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龍虎山景區獲悉,為了推動龍虎山崖墓“千古之謎”解謎活動的深入發展,還原歷史真相,從即日起,龍虎山景區懸賞100萬元人民幣,向國內外征集破解龍虎山千年“懸棺之謎”的方案。
獎金從30萬增加到100萬
據了解,從1997年開始,龍虎山風景旅游區就發布了懸賞30萬元人民幣破解懸棺之謎,2005年又增加至40萬元人民幣。16年時間里,國內外數以百計的專家學者、數以千計的古謎探險家、數以萬計的旅游好奇者,紛紛聚集龍虎山景區,推測論證、模擬實驗,各持己見,以解懸謎;16年時間里,龍虎山收到了全國二十多個省市區和東南亞考古愛好者寄來的信函和文稿近萬件,這些信函說法不一,經有關專家初步評審,至今尚沒有破解方案。
此次懸賞需解答三個謎團
此次懸賞所有應征方案必須根據當時的社會現實,同時解答出三個謎團:一是龍虎山景區仙水巖絕壁之上的洞穴中,這些棺木是如何安放進去的?二是古越族中究竟是什么人能享受此種崖葬待遇?三是古越族人為什么要采取這種葬俗?
同時,應征方案必須以論文形式提交,論文需具備三個條件:1.在省級以上報刊或院校學刊上發表;2.有兩名以上考古、民俗專家(教授或研究員)的推薦意見和簽名;3.論文破解的論點得到國內崖墓文化研究專家、權威人士的肯定、并符合當時當地的生產力狀況和民族文化背景,在龍虎山進行的現場演示,能夠在指定的位置操作完成。屆時,龍虎山景區管委會將組織國家級專家對所有方案進行評審鑒定,被選中的方案設計者將被邀請到到龍虎山景區進行現場演示,破解成功者將獲得百萬大獎。
中美兩國專家合作仍未解破謎團
龍虎山千古未解崖墓之謎,是構成景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三絕”之一,其中尤以仙水巖崖墓群最為迷霧重重。在懸崖峭壁上的壘壘洞穴內,散布著200多座崖墓群,巖洞大小不一,里面陳放棺木形式各異,都在距水面10至80米之間。
上世紀70年代末,江西考古工作者曾清理了18座崖墓,發掘棺木37具,出土了大量距今2600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物,但無法確定葬俗葬法。近些年來,隨著科考、探險、旅游的深入,人們對 “地殼變化”、“洪水漲落”、“筑土架臺”等數十種猜測、實驗都予以否認。由中美兩國專家研究的仿古木絞車也未能作出完全的解答,使得龍虎山崖墓之謎,更是籠罩在神秘的迷霧之中。(作者:周博強 彭通)
(責任編輯 :范源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