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鐘樓已經不再只是一個報時器了,它也不僅僅傳達時間、地點或者日程安排這些信息,而是以其本身的美吸引著游客的目光。據美國《赫芬頓郵報》相關介紹報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的不再是鐘樓的作用,更多的是它所體現出的美感。像是美國芝加哥的箭牌大廈,雖然對于參觀這座鐘塔的人數沒有具體的官方數據,但是從芝加哥2012年游客總數4200萬人的統計來看,應該有很多人曾在這里駐足觀賞。當然,像這樣的鐘樓不止這一個,接下來讓我們一一欣賞一下這些美麗的鐘樓吧。(實習編譯:張倩 審稿:趙小俠)

萊斯特干草市場紀念鐘樓(英國)
萊斯特干草市場紀念鐘樓(英國)
這座鐘樓建于馬車時代,當電車出行取代馬車出行以后,其成為英國首批環形樞紐中一個樞紐的中心。有五條路匯集于此,它也是一個重要的商業點,是干草和稻草的銷售及生產地。而且,這座鐘樓的角落是以當地四位著名的資助者雕像為裝飾的。

吉隆坡蘇丹阿卜杜勒·薩馬德建筑鐘樓(馬來西亞)
吉隆坡蘇丹阿卜杜勒·薩馬德建筑鐘樓(馬來西亞)
這個建筑群及鐘樓由英國殖民政府建于1897年,也因此形成了如今的城市獨立廣場。這種摩爾建筑風格可以歸為諾曼交流建筑師在印度所見的清真建筑。另外,也正是在此處,于1957年8月31號,馬來西亞國旗取代英國國旗在這個城市上空飄揚,而自此以后,許多民族事件也在此發生。
(責任編輯 :范源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